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理伦探讨 > 信息
编号:12376127
下元的选择——当今天时多“伤寒”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8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954期
     读吴鞠通《医医病书》,其中第5篇就“三元气候不同”对于医学的影响有详细的阐述。吴鞠通认为:仲景为下元之明医,其所著《伤寒论》客观上是针对“下元”气候背景所生疾病而作,后世不可不辨自身所处是否为下元,就盲目地套用仲景的方法。这是笔者一直思考的“治法选择是时势使然”的东方版。

    三元是纯粹东方术数体系中的内容,通俗地讲“三元”就是天的大气候变化的一个周期,时间为180年,按顺序称为上元、中元、下元,各60年。笔者数年前探讨治法选择的客观性时,依托的内容是竺可桢先生的论述,是西方方法对中国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,应该讲是西方版。

    讲“三元气候不同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?据资料显示:从1984年至2043年,也属于东方术数体系中的下元。如果这个前提是正确的话,可以为近年伤寒学术流行以及火神学说的崛起提供“天时”上的依据。《伤寒论》是为下元之年的疾病而写的,当今如果属于下元,则参考《伤寒论》方法治疗当今的疾病就变得理所当然。

    讲“三元气候不同”对学习中医各家会有意义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大自然是一只看不见的大手,不着痕迹地指挥着人类的各项活动。无论是竺可桢先生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,还是古代数术体系三元气候不同的描摹,都是在为历史上“天”的变化把脉。如果能把这种研究的成果及时补充到中医各家学术的研究中来,中医各家的兴替就不仅仅是停留在“知其然”阶段,而是进入到“知其所以然”阶段。过去更多地把中医各家的兴衰归结于“人事”,与“天时”比起来,“人”的因素应该不是唯一的。

    为什么多数人不了解“三元”之说呢?吴鞠通找到的原因是:“人多无是长寿,不能遍历三元”,于是缺乏感性认识;加之“读书之时,得少便足,偏好偏恶……爱读简便之书,畏历艰辛之境”,缺乏理性而深入的思考。

    “三元气候不同”对于医学的影响大吗?吴鞠通以其切身经历为据,说:“余生于中元……温疫大行,余著《温病条辨》,以正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失;及至下元甲子以后,寒病颇多。辛巳年,燥疫大行、死者无算,余作霹雳散以救之……余一人之身,历中元则多火症,至下元则多寒症、燥症……”对于当时已成大家的70岁高龄的吴鞠通老人的话,我们不可轻视。

    时空背景决定了医学流派的变迁,并且可以宏观地决定今后的治疗向何处转变、我们应该自觉地去参考哪个相类时间段的医学著作。虽然我们还不能明确地知道时空变化的规律,但是一定要对于时空的变化,心存敬畏,而不是因为不可知就狂妄地排斥。只有理性地信其有,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研究中,一步步接近时空变化规律的真谛。, 百拇医药(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)